疫后复苏系列报告之二:疫情冲击 安全库存与隐性通胀

产经 来源:西部证券 2022-04-21 09:22:33

摘要内容

与2020年相比,此轮疫情冲击的影响将由企业部门转向家庭部门。2020年疫情是对于未知的恐惧,在对于新冠疫情的防疫和治疗手段了解相对有限的背景下,居民部门的最优选择是进行预防性储蓄,这也推动2020年以来居民储蓄率的上升。2022年疫情则是对于尾部风险的防范,在对于疫情的影响和防控都已经有较为充分认知的前提下,通过更加高效和合理的方式去将疫情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这决定了家庭部门在面对冲击时的反应转向必须消费品储备。

另外一方面,供应链问题从海运传导到陆路运输,冲击从企业部门转向家庭部门,引发家庭部门将类似企业部门一样加速补库,这是推动疫情后居民部门消费意愿增强的重要因素。全球贸易便利化驱使近几十年主要经济体企业整体库存水平逐年下降。新冠疫情严重地冲击了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断裂风险提升。受疫情扰动,企业再度提升安全库存,近两年企业库存水平明显上升,库存周期被随之拉长。另一方面,疫情管控,货运快递等运力不足,油价创历史新高,运费上涨等因素加剧了供应链的冲击。

我们估算本轮疫情冲击将使家庭部门将安全库存从1天提升至3天,总库存提升至6天。疫情前,物流快递充足,可即买即达,安全库存可为0,而疫情后由于收货时间被拉长至2-3天,预防性的需求驱使家庭要有安全库存数量。如果按照经典安全库存公式计算,疫情封控期间,上海家庭部门的安全库存需要3天的消费量,总库存将升至6天的消费量,疫情冲击后家庭部门的总库存较疫情前新增了5天的量。

此外,供需结构的失衡在消费品部门可能出现的结果是隐性通胀。在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的情况下,供给端只能以限购或者捆绑销售的形式来变相提价,形成被动的消费降级。受封控影响,购物渠道拥堵,自发购物平台逐渐成为主流,订单达成率虽高,但是价格普遍偏高。根据对不同购物渠道商品价格的统计,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较疫情前平均涨幅约50.75%。

家庭安全库存增加短期提升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上海市为例,疫情封控期间,由于家庭部门补库,新增库存增量或导致食品类零售额边际增加。

假设家庭部门的库存量由1天上升至6天,叠加价格上涨因素,若4月底疫情结束,仅上海市零售总额:吃的商品一项,较非疫情状况下的预测值增加254亿元,约占2021年上海市消费零售总额:吃的商品的6.6%,对上海全年社会零售总额的贡献约为1.3%。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超预期;经济修复不及预期;油价超预期下跌。

(文章来源:西部证券)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上一篇:

下一篇: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