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2-03-15 05:15:20
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万亿级资金正在布局绿色经济领域。
政策引导叠加经济效益,绿色金融赛道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而绿色信贷又成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主力军。多家上市银行接受机构调研时明确表示,2022年将积极推进客户结构和资产投放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其中新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绿色经济。
蜂拥之下,竞争不可避免,个别热门领域甚至出现价格竞争,亦有银行担心绿色金融领域也出现“掐尖”效应。对此,多位受访人士认为,入局者需用好自身资源禀赋,聚焦优势领域,并强化能力建设、做好风险管理,防止一哄而上、一地鸡毛。
掘金绿色金融赛道
聚焦“减污降碳”,加码优质绿色资产——金融机构正加速布局碳中和相关金融服务中的业务成长机会。
“交行把发展绿色金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动抓住其中机遇,提升ESG市场形象;这既是落实国家关于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明确要求,更是践行本行战略、加快打造特色品牌的重要抓手。” 交通银行行长刘珺称。
据了解,该行绿色金融发展委员会于2021年10月成立,由董事长和行长担任主任委员、分管授信与风险的行领导和首席风险官担任副主任委员,委员包括19个总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而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早在15年前就率先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并率先成立绿色金融一级专营部门。新一轮五年规划中,该行又将绿色银行作为持续打造的“三张名片”的首张,并制订了清晰的目标:到2025年,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要突破2万亿元,客户数突破5万户。
但实际业务发展远快于目标。兴业银行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去年末全行大口径绿色融资余额约1.38万亿元,绿色贷款近4600亿元,年内增幅分别约20%、45%,其中绿色贷款体量位列股份制银行第一。
平安银行也在2021年成立了由行长胡跃飞牵头的总行绿色金融办公室,并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一级部门专职推动绿色金融工作,积极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重大项目。截至去年末,该行及平安理财绿色金融业务余额为1137.27亿元,绿色信贷余额691.35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199.6%和204.6%。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随着绿色投资预计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不断提升,银行信贷作为社会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产业发展也正为银行业绿色信贷增长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近期,零壹智库发布《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1》显示,当前国有银行绿色信贷规模有领先优势,但城商行、农商行的绿色信贷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末,从规模看,工商银行以1.35万亿元的成绩位列全国首位;从增速看,上海农商银行以369.52%增幅位列全国第一;从占总贷款余额比重看,兴业银行位列首位。
何以“长坡厚雪”?
绿色金融何以成为“长坡厚雪”的赛道而吸引各类银行重兵投入?不容忽视的背景是绿色发展内涵深化、外延扩展、政策环境向好带来的重大机遇。
当前,政府和监管部门正出台力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的低碳项目扶持政策,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包括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和扩容、财政对绿色低碳活动的补贴和减税政策、出台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绿色低碳项目的回报率和投资积极性都将提升。
而站在银行自身资产配置的角度看,绿色金融也是具有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
“绿色融资虽然短期利率低、期限长,但拉长周期转换成银行内部的风险调整资产收益率相当可观。”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在去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据他透露,该行表内外绿色融资平均收益率约6%,不良率仅0.24%。
“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绿色金融为抓手,参与地方政府业务,既防范化解风险,又能从新旧经济转换中挖掘更多业务机会。”陶以平认为。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拓面上量”,兴业银行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和资源倾斜,包括提高价格补贴、加大风险授权、配置专项风险资产等。
“‘双碳’政策推出之后,绿色金融的发展逻辑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考核也发生了变化,过去采取的是集团化打法,现在加强了针对绿色贷款的考核,今年我们目标是实现绿色贷款增长1500亿元,碳减排工具贷款增长400亿元至500亿元。”兴业银行年初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
一位国有大行省分行负责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所在分行近年绿色贷款增长较快,不良率远低于对公整体水平,大概在0.3%左右,“虽然规模增长对绿金的不良有一定稀释,但客户本身的资质是比较好的,收益相对稳定。”
该负责人还提到,绿色资产风险权重有望降低,助力银行轻资本、轻资产经营。“如果把绿色信贷的风险权重从100%降到50%,不仅可以释放资本金、减小再融资压力,也可以实质性地降低绿色信贷融资成本,激励银行加大投放。”
对价格战的担忧
蜂拥绿色金融赛道的另一面,各类银行不可避免地在某些领域短兵相接,甚至出现价格战。
有银行接受机构调研时直言,今年绿色贷款的定价下行压力是比较大的,“新增的利率投到4.5%压力都比较大,尤其是去年碳减排工具出台后,各家银行对绿色资产的争夺非常激烈。”
“确实今年在碳减排成效比较显著的领域(譬如光伏、风电、水电等大型电站)同业价格竞争比较激烈,融资利率下来比较快,我们的规模也上得很快。”前述国有大行分行负责人称。
一位华南地区中小银行高管在采访中提出了自己的担心,“一是担心价格战进一步演化,二是担心大行基于资金优势、综合服务优势‘掐尖’,抢抓优质客户”。对此,前述国有大行分行负责人认为,绿色金融市场很大,“蛋糕足够大,怎么吃都行,但一定是有多大能力吃多少,不是一哄而上,最后一地鸡毛。”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行长黄毅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中小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一定要立足区位优势和自身实际,深耕本土地方产业,为地方绿色项目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以平安银行为例,该行框定聚焦了15个绿色金融主要赛道,横跨清洁能源、绿色环保、高碳转型、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服务六个领域,各分行须基于所辖区域的产业环境、客户基础、同业竞争等因素,各自选择侧重的细分赛道。
除用好自身资源禀赋、聚焦优势领域外,为应对价格竞争问题,不少银行选择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专项额度、价格补贴、绿色通道等举措直面竞争。“和大行相比,我们的决策链条更短,政策调整比较快,在服务绿金客户过程中就能很快地跟上客户需求,提供信贷+非信贷综合融资服务。”一位股份行支行负责人称。
黄毅同时表示,在开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中小银行还需要解决好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要做好资产风险管理,做好对高碳资产的划分和风险预警,管理好转型期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二是要进一步提升专业化能力建设。“目前许多国有大行已开展环境压力风险测试,但很多中小银行尚缺乏相应的技术水平、工具和专业人才。”
防范“染绿”、“洗绿”
多名受访人士提到,绿色金融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绿色金融支持项目涉嫌“染绿”、“洗绿”而滋生监管风险。
一位城商行绿色金融部门负责人介绍,有一些企业通过“虚构或伪造绿色项目以及相关支撑材料;以某个单项小微的绿色项目将整个企业(项目)包装成绿色企业(项目);以绿色环保项目的名义融资,但资金实际用途未投入绿色项目等”来“染绿”、“洗绿”,而金融机构可能会因信息不对称、绿色专业化能力不足等原因未能准确鉴别绿色项目,如果再通过“伪”绿色信贷资产向政府部门申请财政补贴、专项再贷款等获取优惠政策,存在一定的监管风险。
而要规避“染绿”、“洗绿”情况,既需要银行自身提高能力建设、培养引进既懂环境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加强对绿色项目的审核,更需要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据了解,目前我国关于绿色金融的分类标准包括银保监会出台的绿色信贷标准、人民银行和发改委以及证监会等出台的不同绿色债券标准,一些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各自的绿色标准。“不同标准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和核电是否属于绿色范畴,有不同判断。”全国政协委员、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表示。
除分类标准外,前述城商行绿金部门负责人认为,绿色企业或项目的环境效益测算仍缺乏统一的标准,目前监管部门提供的环境效益测算方法在实操层面仍存在较大的难度,而且政府部门也未建立公开统一的企业能耗或排放信息。
对此,民建中央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加快补齐绿色金融短板的政协提案,建议制定绿色金融法律法规、行业通用的绿色项目目录,建立绿色信贷行业、项目及产品的认证标准,统一绿色项目认定模式和口径。
李民斌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假绿”、“伪绿”、“漂绿”问题,防范绿色项目信贷风险,关键是建立全流程信息披露体系。“建议协助企业以技术攻关准确核算碳排放,并建立完整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环境处罚、企业排污许可证、绿色项目可研报告、信用数据等信息。同时,加强与专业的第三方绿色评估机构合作,完善绿色融资审查机制,实时追踪绿色项目进展。另外,可借助金融科技手段,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决策以及风险预警,帮助金融机构尽早防范项目潜在风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