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来源:界面新闻 2022-02-14 18:00:22
近日,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陶瓷企业的失信名单正在增加,平均每天就有2起失信案件发生。
根据陶城报从人民法院、天眼查等渠道统计,2021全年,全国多个省份共有366家陶瓷相关企业(厂家、销售门店、上游原料设备企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累计失信事件达到了783次,平均每天陶瓷行业内就有2起失信案件发生。
其中,广东、江西、河南、河北成为失信高发区。广东产区被列为失信企业,是陶企数量最多,共有85家,累计159件失信案件。
而江西、河南、河北产区被列为失信企业的陶企数量,居于广东产区之后,分别为55家(95件失信案件)、38家(85件失信案件)、22家(35件失信案件)。
需要指出的是,“失信名单”的认定并非企业一欠款就会被列入,而是因为债务纠纷诉诸至法院最终判决还款,但被执行人因“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抗拒执行”等多种原因未履行还款义务,从而被法院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
据了解,拖欠货款、金融借贷是80%陶企失信的重要原因。据陶城报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广东159件失信案件中,涉及拖欠货款案件占所有失信案由的43.40%,涉及金额近6千万元。
而因为金融借贷被列入失信执行人的陶企,仅次于拖欠货款,占16.35%,涉及金额1.56亿元。此外,劳务纠纷、票据纠纷、侵犯商标等也是常见的陶瓷失信案由。
在业内人士看来,失信人员数量的增加,一定程度反映了行业的不太景气。2021年,在“双控”、“双碳”以及限电、限产等各因素影响下,行业制造成本不断上升,对陶企经营造成较大冲击。
具体来看,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坚决管控高能耗高排放项目”。陶瓷由此就被国家发改委列入“高能耗高排放”行业。
于是,去年9月以来,广东、广西、云南、江西、山东等多个产区曾因限电导致陶企大面积停产。同时,许多能耗监管亮红灯的省市,陶企也成为限电潮中重点关停的对象。
因此,在限电、限产等政策下,成本上升和产能受限成为陶企去年面临的主要难题。而这些难题,对陶瓷企业经营业绩带来不小冲击。
以已披露业绩的头部陶企为例,2021年,多家头部陶企业绩预告出现下滑,包括东鹏控股、帝欧家居等龙头企业。
根据公告,帝欧家居预计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2-3.69亿元,同比2020年度的5.67亿元下降34.87%-51.99%。
东鹏控股虽然预计2021年营业收入能够出现5%-20%的增长,但是公司净利却在大幅下滑。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3400万元-5100万元,同比2020年的8.52亿元下降94%-96%。
陶企认为主要是原材料和能源涨价、对地产客户计提减值准备等两大原因。
东鹏控股针对业绩下滑公告称,“主要由于公司对房地产行业客户应收项目计提减值准备;原材料、能源等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产品综合成本上升等因素造成。”
帝欧家居在公告中也表示,主要因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成本上市,以及对部分地产商的应收款项进行单项减值计提。
由此可见,过去一年,在疫情反复、“双碳”政策、限电限产以及能源和原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陶企遭遇成本危机的考验,经营方面出现较大变数。
不过,进入2022年,伴随全国陶瓷市场逐步回暖,业内人士认为,不少撇清“坏账”的陶企,今年有望迎来利润修复。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标签: 陶瓷企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