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来源:陕西农村网 2022-02-14 15:00:24
“这几天大棚里的温度有点偏低,不过不要紧,等天晴了,晒晒太阳气温就很快回升了。”2月5日,雨雪纷飞,记者来到宁强县巴山镇石坝子村,“猴头菇西施”彭慧玲带领几名工人,走进了香菇养菌大棚,给菌棒翻堆、扎孔。
“按照以前的惯例,过年一直要休息到正月十五才开工。可是对于食用菌行业来说,我们过年比平时还要忙。”彭慧玲说,最近一段时间已经成功养菌32万袋,为2022年的出菇做好了准备。
2020年3月,彭慧玲和丈夫王永定自筹101万元,并争取财政资金290万元,建起了占地80余亩的食用菌示范基地,70座大棚依序排列,已生产食用菌70余万袋,金木耳3万椴,采收猴头菇等珍稀食用菌300余吨,销售400余万元。
天空雪花飞舞,飘落在连片的食用菌大棚上。等安排完工人翻堆的事,彭慧玲回到办公室查看报表。记者从工资报表上看到,今年65岁的留守老人岳丘山年工资1.8万元;留守妇女王婧年工资1.4万元;脱贫户何玲英年工资1.5万元……
“我们基地每年提供务工岗位200多个,带动村民增收50余万元。2021年给村集体增收23.2万元,土地流转及给村民分红5.2万余元。春节前,还给工人兑现了20万元工资。”说到这些带贫成绩,彭慧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晚上8时,彭慧玲在抖音直播间与网友见面,“过年了,今天先给大家发一波福利,我手里拿的是猴头菇片,还有猴头菇,这些都是我们农场自己加工的……”空寂的夜晚,雪花还在飞舞,彭慧玲与网友互动,热情地发放着一波波福利。
这些年,彭慧玲凭借着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将自家种植的猴头菇、香菇、黄金木耳等农产品俏销到全国。2021年线上销售60多万元。
“贵州酒妹”罗梅嫁到石坝子村,利用在贵州老家学会的酿酒传统技术,从2015年开始酿造高粱酒、玉米酒和各种果酒,但很多都卖不出去。
自从2019年接触到网络,罗梅把各种酒放到网上销售,很快就挣了10多万元。“我想丢弃酒糟太可惜了,就又投资建猪场养猪,但遭遇猪价下跌行情,把挣的钱全部赔光了。”罗梅说。
“我们石坝子是网红村,我不怕,也不会放弃的,我一定要把酒做好,发到网络平台上去,让更多人都能品尝到我酿的酒。”罗梅内心有一股永不服输的劲头。
在石坝子村,苏陕协作资金500万元,建成电商中心直播楼和产品展示大厅。在展厅里,刘晓霞热情地介绍着天麻、香菇、麻辣鸡、蕨根粉等农特产品。“我现在还不是‘网红’,现在正在努力圈粉和学习中。”刘晓霞说出了想法。
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从石坝子村走出去了“秦巴阿超”“秦巴十二妹”“猴头菇西施”“贵州酒妹”等网络达人。该村建成电商10家,营销创收5000余万元,带动就业200余人,“网红经济”已成为新业态。
近年来,宁强县政府从浙江杭州,将陕西团团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宁强,进驻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电商服务中心,旨在开展电视购物、直播带货,培训、孵化“网红”人才。2021年培训200余人,电视和网上销售产品5000多万元。
请进来,同时也要走出去。宁强秦申人农业开发公司与江苏南通广电贸易公司合作,在南通市中心建立“宁强文旅农产品展销中心(港闸旗舰店)”,将宁强的茶叶、天麻、蜂蜜、食用菌、羌绣等农特产品卖到南通市场。2021年销售3000余万元,其中扶贫产品份额占1300余万元。
“从培育‘网红’达人,到打造‘网红村’,再到‘网红经济’,宁强通过网络把名优农特产品推向了全国、销往到全国。2021年全县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8.6亿元,实物型交易额4.3亿元,农产品交易额1.17亿元。”宁强县电商办主任李映超说。
(文章来源:陕西农村网)
标签: 网红经济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上一篇:北向资金净流出超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