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财富公司业务重心转移 产品趋同竞争升级

产经 来源:中国经营网 2022-01-11 15:19:31

金融去杠杆、涉房金融政策紧缩的大背景下,部分第三方财富公司在近年已经率先开始转型之路。2021年以来,更多财富管理公司开始加快转型速度。特别是近期,不少财富管理公司出现兑付风波,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财富管理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否则生存将十分艰难。

一方面,第三方财富公司纷纷走上转型之路;另一方面,在非标转标之后,第三方财富也将直面来自券商资管、私行等持牌机构的竞争。在采访中,《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财富管理的产品正在趋向同质化,在各类机构争抢市场份额的过程中,除了资产质量、投研能力等硬实力之外,服务质量等软实力也将产生竞争。

赛道转移

在过去高周转高杠杆的模式下,房地产项目一度是不少财富管理主要布局的赛道,甚至有不少企业销售或管理的产品全部为地产融资产品。如今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房产融资政策一再收缩,近期也有不少财富管理公司出现了兑付风波,引起了包括投资者、监管在内的不小关注。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往机构设立产品时,对房企的ROE、发展质量、负债率等几乎不关注,只要标的企业的规模够大,几乎都能打上优质信誉的标签。这一逻辑从今天来看存在很大漏洞。

除了产品兑付风险之外,也有部分财富管理公司选择了离场。“外部环境调整之下,以前的模式已经做不下去了,企业此前也没有积累投研等其他方面的资源与经验。”某财富管理公司创始人坦言,其已经在2021年离开了财富管理行业。

具体而言,在地产融资政策调整的背景下,为第三方财富公司带来的影响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对此,券商私人财富管理师武苏伟表示,地产融资政策的调整对于一些产品涉及地产的、地产集团控股的,或者与之相关联的三方财富企业影响较大。一方面资产端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大,另一方面存量产品兑付压力大,新产品设立后的募集难度也在增加。不过,对主营证券类私募和股权投资基金,以及大型集团和金控公司控股的第三方财富公司影响有限,一方面涉及的多是集团自有资产,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发力公募基金和证券类私募基金等,几乎不涉及地产类业务。

武苏伟进一步表示,地产类产品兑付风波的发生,对相关财富管理公司是致命的打击。即便最后兑付能得到解决,也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员工和客户的流失,基本不会再有新的机遇。不过武苏伟也表示,地产作为一个投资赛道,依然还有机会,作为资产配置的一个标的,需要在本轮风险完全释放完毕、下轮行情启动后,依然适合布局,但不能太过于集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家此前产品较多分布于房地产领域的企业,也都意识到了自身的业务核心必须进行改革,正在向其他类型的产品拓展业务。比如,钜派投资(JP.N)相关负责人就告诉记者,近两年感受到房地产行业的“游戏规则”发生了较大变化,备案相关非标产品也没那么顺畅,所以意识到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公司因此也开始收缩房地产领域的产品比例,从之前的五成降到如今的三成,同时加大对二级市场、股权投资的布局,并正在逐步优化产品体系,除了房地产外,公司将持续关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高科技和新能源板块等国家政策鼓励的投资机会。

危中有机

在诸多风险显露的同时,财富管理行业是否还有新机遇?

钜派投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中国坚定房地产行业去杠杆和部分房企爆出流动性危机以来,市场因担心房企信用风险外溢而对地产投资情绪谨慎。但近期,随着监管多次表态及政治局会议稳定市场预期,同时央行降准发出宽松信号,国家将继续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此背景下,公司仍然发现了机会,例如成立困境资产处置基金储备优质地产项目,依靠房地产数据优势进行优质资产的项目股权并购,以及投资优质房企此前发行的境外美元债。

其表示,未来房地产的金融属性会被削弱,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属性将会得到增强。在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小而精、低负债、稳健的、非高周转模式的开发商将会有更多机会。另外,与房地产行业高度相关的服务业也值得关注,如果说房地产行业的1.0版本是纯粹的开发建设,2.0版本是物业管理,如今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3.0版本,即是对住户生活方面的服务,这类企业的股权投资将提供较好的长期回报。

此外,也有企业在风险中发掘了新的业务模式,从而介入到投资项目之中。目前,金融机构就存在不确定性的项目,寻求专业的开发服务商进行合作,形成一定规模的变量市场。蓝绿双城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余海涛告诉记者,通过双GP融资模式,将融资和管理拆分,这一新的管理组合和共建秩序的建立,是变量中蕴含的生机。

具体而言,余海涛表示,近来,公司围绕主流金融机构的存量业务,展开了数十个项目的实地调研与策略研判,基本形成了以项目“诊断咨询、专业监管、管理置换、联合重组”层层递进的全新业务模式。具体业务包括针对金融机构等投资人的投资行为,分投前与投后两个环节。投前主要是诊断咨询、专业研判,为投资决策提供第三方专业的判据;投后主要是全过程专业资管,特别是开发里程碑事件的风险预警及提供经营预案,为项目董监高发挥监管作用提供支撑等。

不过,存量不确定性项目的规模较大,同时也面临债权复杂、跨越周期等问题,这些是否成为难点?对此,蓝绿双城董事长曹舟南告诉记者,目前已接触的项目中,首先遇到的挑战是尽快让项目复工复产,重启销售、力保交付等。关于产权、股权等问题还需要各方耐心地开诚布公地协调解决,与银行、非银机构的沟通下,比较一致认为目前更为重要的工作还是在协助投资人进行销售、现金流等全面监管与控制上,通过置换管理关系,重新全面启动项目,这是符合投资人和参建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工作量也非常大。

产品趋同

纵观整个财富管理市场的转型情况,不论企业主要布局哪些行业,都对数字化转型十分注重。诺亚财富(NOAH.US)就在2021年三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提到,在过去两年中,公司增加了对技术的投资。集团技术中心2021年新增员工比例达到13%,从客户开发、客户运营、产品与解决方案、运营管理等整个业务流程体系得到重塑。在产品筛选端,诺亚也实现了整个流程的数字化。

钜派投资相关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使财富管理行业从以线下点对点的服务模式开始转向线上、远程服务转变,这对整个财富管理行业的软硬件、展业模式、服务模式、人员能力结构模型都提出了转型升级的要求。钜派投资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线上直播等多种方式为前端理财师服务客户赋能。其中,最重要的是钜派投资已实现线上资产透明化和投后透明化,以房产投资项目为例,该系统在投资阶段实现资金流向透明化,客户可实时上线,登陆自己的账号查看资金流向、项目进展及风控措施落实,在管理阶段实现投后管理透明化,客户可看到项目实景图片和房产销售数据;在资产退出阶段实现项目退出透明化,实时了解项目退出情况,包括项目回款凭证、收益分配情况等交易明细。

在武苏伟看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能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便捷性,财富管理中科技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目前很多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在APP的使用上,科技体验甚至要好于券商和私行。

但金融的本质仍在于产品与资产,这方面三方财富与券商和私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对比,有何异同?

武苏伟表示,从产品端对比来看,大型三方财富的产品线更丰富,策略更全面,从现金管理、公募基金、证券私募、保险、家族等都有涉及,有的三方甚至还有非标固收和收益相对更高的金交所定向融资,对习惯了固定收益的客户还是很有吸引力。而券商更多的是标准的证券类私募和券商资管,有的传统券商更多的是量化类私募,更偏好把账户开在自己证券公司的偏交易型的资产,私行则主要是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和证券类私募,但私募准入名单较高,一些市场热门产品和策略不如三方和券商更丰富。

另外,近年来随着传统非标业务的风险不断爆发,三方财富也逐渐退出此类业务,除了地产系公司的自有财富、大型集团控股的三方财富企业还有为股东募集资金的产品外,大部分三方财富也在往标品市场转型,这也就开始与券商和私行的产品趋同化。

在这一背景下,武苏伟认为,第三方财富的优势在于销售端,其理应能更独立客观地为客户挑选优质的产品进行资产配置。但在实际中,能做到这一点的寥寥,这一点还需要市场、客户、三方财富共同发展升级,当市场不再以销售业绩和佣金为导向,当客户愿意能为一份资产配置建议或者投资顾问协议买单付费的时候,三方财富会更加独立、可观、公正地站在客户立场,站在资产的角度,挑选出好产品,给客户配置好产品。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标签: 财富 公司 业务 产品 竞争 趋同 升级 转型 财富管理 金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