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来源:第一财经 2023-06-20 15:54:55
自2021年起,毕马威国际持续对全球银行业气候相关信息披露实践进行跟踪和研究。在该项研究的第三年,毕马威继续采取了两阶段方法分析全球35家大型银行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实践。第一阶段主要着眼于各大银行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气候相关信息,重点观察银行如何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气候相关信息。
在本期文章中,我们将与您分享本年度第一阶段研究成果,并将在后续推出对第二阶段研究成果的解读——研究银行对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的符合性情况。
(资料图)
一、监管驱动:银行应为新准则做好准备
可持续发展或气候相关披露框架和准则是引领银行气候信息披露实践的关键驱动因素。通过对全球35家银行的基准分析,在可持续发展或气候相关披露监管趋严的国家和地区,当地银行在气候相关披露方面取得更多进展。总体来看,英国、澳大利亚和欧洲的部分银行的行动步伐更快,普遍在其财务报告中公布了更全面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而随着以ISSB为代表的相关准则的行将到来,银行在当前已遵守现行指引的基础上,应当立即采取部署,为气候及可持续信息披露全面升级做好准备。
【监管趋势】气候信息披露新规加速到来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计划于2023年6月正式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并将自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内生效。为了回应实务方面的担忧,ISSB已同意提供缓释措施,即允许企业采用“气候先行”的列报方法,率先采纳《IFRS S2:气候相关披露》。欧盟和美国等司法辖区正在推进相关准则的制定;香港联交所则于2023年4月刊发了咨询文件,计划将气候相关信息纳入强制性披露范畴,以加强气候相关披露及确保联交所的ESG框架与国际发展(即TCFD建议及ISSB气候准则)保持一致。
二、财务报告:气候信息披露的关键平台
ISSB拟出台的的两项报告准则均强调,企业应提高财务报告之外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深度。这将有助于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建立不同信息之间的关联并确定气候相关影响。而气候信息披露的位置和时间安排不当,则会导致报告使用者难以了解信息披露全局。
研究发现,受调查的银行全部在其2022年年度报告的正文部分提供了气候相关信息披露。但许多银行还另在独立报告呈现大量信息,这使得相关方如需获得整体认知,需要进一步浏览多项文件。部分银行还在年度报告中逐一披露TCFD四大支柱(治理、策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相关信息,但四大支柱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够清晰,关联性有待提高。对于银行而言,随着气候信息披露更加注重实质的影响和价值,改善气候相关信息与财务报告的关联性是关键。
于财务报告中提及气候问题:
54%的银行已在财务报表中提及气候问题,大多数位于其与信用风险、编制基础、税项、金融工具相关的附注。信用风险附注是银行考虑气候相关影响的关键领域,主要披露如何管理气候相关风险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如:将气候风险整合纳入现有信用风险政策中、在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时考虑了气候相关风险等。
于审计报告中进行气候相关披露:
23%的银行在2022年审计报告中提及气候变化。此类审计报告一般在本期关键审计事项(通常是预期信用损失关键审计事项)中提及气候问题;部分审计报告在关键审计事项部分以外还针对气候问题另辟专章,概述在审计过程中如何考虑气候相关事项。此类审计报告提及内容包括:邀请气候相关风险专家参与,了解影响银行的气候相关风险;在评估持续经营能力时,评价银行考虑的气候相关风险并提出质疑;评估年度报告中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
三、数据挑战:制约气候披露的重要短板
与上年度相比,银行对于气候情景分析、融资排放和促进排放方面的披露比例显著增加。许多银行披露称已着手开发气候相关情景分析,并参与当地监管机构发起的气候相关情景分析或气候相关压力测试。部分银行还详细披露了其如何计算贷款组合中某些行业的融资排放和促进排放。然而,大部分银行未披露全部贷款和投资活动的融资和协助融资排放总量。
对此,54%的银行认为可用性、可靠性和时间滞后等数据挑战正在影响情景分析的范围和程度,以及指标和目标方面的信息披露(特别是银行量化融资排放和促进排放的能力)。部分银行还特别提及,由于缺乏可靠的数据,可能导致它们根据拟定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披露气候相关信息的能力受到限制。
气候情景分析
许多银行披露称已着手开发气候相关情景分析,并参与了监管机构发起的气候相关压力测试。但就性质和程度而言,关于情景分析的信息披露比较有限,且很大程度上是定性的,且不全面。部分银行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声称,需要更精细的气候相关数据来进行有意义的情景分析,如交易对手层面而非投资组合层面的数据。
融资排放和促进排放
大多数银行没有披露贷款总额和投资活动的详细排放信息,少数银行仅针对贷款组合中特定行业,且没有详细清晰地披露所采用的方法,导致信息不具备可比性,即使是针对贷款组合中相似的部分。部分银行在缺少客户碳排放数据的情况下使用估计值,但其数据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四、信用风险:气候信息披露的关注重点
在气候相关风险管理方面,绝大多数银行已将气候相关风险归类为同时具有财务和非财务影响的主要风险,并认同气候风险存在可能对业务产生重大或不利影响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许多银行正在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整体风险管理框架,并把气候相关影响与其他主要风险联系起来考虑。部分银行成立了专门的风险团队来分析ESG风险(包括气候相关风险)。
在具体的风险类型中,信用风险是气候风险管理的重点,其次是对声誉和运营风险的影响。71%的银行已经或开始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信用评估和监测流程的,并阐述了气候变化可能对银行造成的主要信用风险影响,包括:气候相关事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增加,可能影响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导致违约上升以及抵押品的价值下降;法规或市场偏好变化可能影响高排放行业客户的盈利能力,导致信用风险增加等。
同时,许多银行披露称已将气候相关因素纳入信贷评估和监测流程,包括:使用问卷了解气候相关因素对企业客户的影响;使用气候相关风险记分卡评估客户;对于住宅抵押贷款考虑其住宅能效评级等。
五、结语
毕马威国际在本研究的第二阶段对全球35家银行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与TCFD建议的符合性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范围将扩大至银行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绿色金融报告、TCFD报告等其他独立报告。我们将在近期对第二阶段研究成果进行解读, 并融入对中国银行业的气候信息披露观察。
【本文作者】
朱文伟毕马威中国 ESG报告和鉴证服务主管合伙人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