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新规实施 运营商反诈有了“新底牌”

产经 来源:新京报 2022-12-21 15:17:01

“中国移动温馨提示,近期境外号码诈骗短信频发,您刚才收到的‘00’或‘+’开头的短信为境外短信,请您仔细核实短信内容,不要轻信,谨防上当受骗,如有疑问请拨打10086.”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北京的中国移动用户李先生每次收到来自境外的短信,都会很快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提醒。每次收到这样的提醒短信,他在提高警惕的同时,也不免疑惑,为何运营商不能直接识别骗子并且屏蔽其短信和电话?

一个鲜为人知的数据是,仅仅在今年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中,公安部、工信部等部委就组织运营商企业拦截诈骗电话2.8亿次、短信4亿条。像上面提到的国际短信预警,北京移动已经累计发送3987万次。

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12月1日起施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共七章50条,其中用整整一章对电信治理进行了规定,明确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等市场主体承担风险防控责任,建立反电信网络诈骗内部控制机制和安全责任制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专家表示,过去许多年里,包括基础电信运营商在内的电信业务经营者一直都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等部门,在反电信网络诈骗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不过,作为没有执法权的企业,运营商在反诈工作中,经常面临行为缺少明确法律基础、对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足等问题。《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实施,让运营商等主体在配合公安机关等部门进行反诈工作时有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依据,也对其维护网络安全、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源头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配合警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新规让运营商更加有法可依

“我们研发并更新迭代了20余套诈骗行为打击模型和易受骗用户的保护模型,多个模型都获得了工信部反诈创新实践奖。”北京电信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这些模型累计协助公安机关挽回人民财产损失百亿元,为遏制发案和降低人民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开发了很多反诈安全产品,比如各类防骚扰电话,尤其是拦截国际骚扰电话的功能。”该负责人表示。

江西联通则与地方政府合作研发了基于5G大数据应用的监管平台,在情报预警、情报分析、溯源和侦查落地等基础上建立了全反诈数据链条服务。在2021年一年里,该反诈监管平台就参与破获案件315起,直接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北京移动方面的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移动配合公安机关,应急取消用户呼叫转移和短信接收功能88万次,协助公安机关劝阻潜在被害人3600余名。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实施,对于运营商的反诈实践将有怎样的影响?记者采访到的运营商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传统的“成立专班,公安统筹,各行业积极配合”的模式,《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将各行业主体责任在国家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和提升。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要求,运营商须建立并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机制,履行实名登记与核验、涉诈风险监测和处置等义务,未依照法律规定履行义务者,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将承担相应责任。

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把以前运营商配合公安机关进行的行业管理行为变得更加规范化,也更加具体、可执行,避免了一些潜在的法律问题。例如,以往如果运营商监测到一些用户的电话卡存在“实名不实人”问题,在用户不配合进行二次核验之后,对其通信功能进行限制,反而可能遭到用户对运营商侵犯其通信权的投诉,这就给运营商的反诈行动带来了挑战。

而现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章第十一条明确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监测识别的涉诈异常电话卡用户应当重新进行实名核验,根据风险等级采取有区别的、相应的核验措施。对未按规定核验或者核验未通过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限制、暂停有关电话卡功能。这样的规定,让运营商的反诈行动有了更坚实的法律基础。

诈骗实施模式日新月异,运营商技术支撑反诈斗争

在这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猫鼠游戏”中,犯罪分子也在不停升级其作案手法,包括从境外实施诈骗、人员设备分离实施诈骗等。中国信通院2020年底发布的《新形势下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指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呈现出从电话诈骗向互联网诈骗转变的趋势。

例如,一种叫做“GOIP”(虚拟拨号设备)的网络通信技术,能将传统电话信号转化为网络信号,诈骗分子可以通过服务器远程控制GOIP设备,将电话或短信发出。这样一来,诈骗分子从境外拨打的电话,也会显示为“本地号码”,非常具有迷惑性。诈骗分子通过以“人机分离、远程操控”的方式实施各类诈骗活动,通过GOIP设备能让上百个手机号同时通话,实施诈骗的效率呈百倍增长。加上手机号码跳转快、难锁定、查获难度大,这些特点也给公安机关的案件侦办带来了挑战。

作为通信网络的守门人的运营商,一直在协助公安机关打击这类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基础设施”。其网络技术能力,也成了案件侦办中的一大“帮手”。北京移动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过去一年里,公司联合北京公安反诈中心开展警企联动,在打击涉诈黑产方面进行合作,累计铲除GOIP窝点19个,抓捕GOIP犯罪嫌疑人58名,铲除“水房”(拆分转移诈骗资金)窝点9个,抓捕洗钱犯罪嫌疑人16名。

中国联通浙江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基于终端设备号等信息,公司能够快速识别疑似诈骗GOIP通话群组,通过对被叫号码的电话回访,验证诈骗类型,提高推送线索的准确率。而装机工作人员现场办理固话业务时,如若察觉办公场所尚未完成装修或无家具等异常场景,也会立即联系客户经理上门核验固话真实用途,最大限度避免涉诈行为的发生。

北京电信方面也表示,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强化GOIP等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工具的侦测和识别能力,拓展网络诈骗工具识别的实践方案,协同北京市公安局等部门,基于大数据分析、多维特征建模等技术手段,继续深入探索GOIP设备的侦测方法。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此次也明文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及时识别、阻断非法设备、软件接入网络,并向公安机关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报告。这也在法律上认可了运营商通过技术手段配合公安机关进行的反诈实践。

通过多种渠道深化反诈宣传,提醒用户莫成犯罪分子帮凶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到的不少运营商内部人士都指出,仅靠通信运营商一己之力,远不能根治网络通信市场的种种乱象。加快网络空间的法制化建设,加强和改进网络管理工作是当务之急。

针对本文一开始运营商为何不直接屏蔽所有诈骗电话和短信的疑惑,付亮告诉记者,如果运营商或者公安机关能够确定对方就是诈骗分子,肯定就会直接将其屏蔽了。但在实际工作中,运营商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发现一个号码可能有诈骗嫌疑时,并没有权力直接将其屏蔽或封禁。“比如说,你是中国联通用户,来电的可能是中国移动的号码,中国联通即使判定对方可能是诈骗分子,也无法直接处置该号码。”付亮指出,“在更多的情况下,运营商都在尽力去提醒用户不要轻信,比如这边你刚接到疑似诈骗电话,运营商的提醒短信就发来了。”

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反诈宣传,也是运营商在反诈工作中的重点。“网络贷款需谨慎,账户密码要保密”“先交钱的贷款一律都是诈骗”。在山东,山东联通与当地公安机关联合推出了反诈5G视频彩铃,利用呼叫等待的“黄金时间”,通过卡通插画视频,向用户直观展现网贷、刷单、交友等各类网络电信诈骗的典型场景,并附上反诈指导文案,进行反诈宣传。截至目前,山东联通防诈视频彩铃已通过呼叫宣传展示逾2000万次。

北京移动则利用短信息方式触达全部在网北京移动用户,发送反诈宣传和反诈提示短信,告知北京移动用户谨防电信诈骗,妥善保护个人信息,宣传安全知识。2022年以来,已累计发送防诈短信6批次,共计1.9亿余条,覆盖客户近1.3亿人次。

而在2023年春节来临之际,北京电信和工信部反诈专班、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等部门一起制作了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反诈七大利器为主题的《反诈科普台历》,准备在春节期间以警企合作的多种宣传活动形式发送到广大市民的手里。

运营商工作人员也提醒广大用户,不要在无意中成为了诈骗犯罪分子的帮凶。有部分人实名到运营商开卡之后,为了贪图小利将电话卡进行贩卖,此类为犯罪分子创造“便利”的行为,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后,也将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妥善保护好自己的手机卡,一旦丢失要立即挂失,闲置手机卡应及时办理注销业务,不随意丢弃、买卖,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许诺

(文章来源:新京报)

标签: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上一篇:

下一篇: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