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来源:绵阳日报 2022-04-14 07:52:44
●绵阳目前有野生大熊猫418只,占大熊猫野生种群1864只的22.4%,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被誉为“大熊猫第一市”。
●新成立的绵阳大熊猫国家公园面积4560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6.8%。野生大熊猫种群100%纳入国家公园,大熊猫栖息地保有率达96.24%。
●绵阳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分布有陆生脊椎动物4纲29目106科547种,维管束植物184科961属3306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8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9种……
□绵报融媒记者任露潇郑金容/文视觉绵阳资料图
4月8日,央视新闻播报了一条题为《“功夫”熊猫倒立撒尿只为圈地“谈恋爱”》的新闻,再次将大家的目光聚集在绵阳平武。
今年以来,绵阳国宝大熊猫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引起了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的关注。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素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之称的平武就出现了5次与野生大熊猫现身相关的公开报道。不少人在关注大熊猫呆萌可爱的形象时,也惊呼:为什么以科技创新著称的绵阳会有这么多的野生大熊猫?
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绵阳目前有野生大熊猫418只,占大熊猫野生种群1864只的22.4%,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被誉为“大熊猫第一市”。从引领科技创新到践行生态保护,两条看似平行的领域,却能在绵阳科技城实现巧妙的重合。频频现身的野生大熊猫,也用事实向人们展示了绵阳绿色发展这一“生态重器”。
不可忽视的“熊猫外交”
提到国宝大熊猫,就不得不说起我国外交史上一段有名的“熊猫外交”。
1955年5月,平武县白马人庚生娃从王朗林区捉到大熊猫“平平”。两年后,“平平”被作为国礼送到莫斯科动物园,这是新中国第一只外送的大熊猫。
此后半个多世纪,平武大熊猫“晶晶”“燕燕”“飞飞”“明明”等远赴法国、英国、日本、爱尔兰等国,成为最萌“外交官”,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什么大熊猫会有这么大的魅力,能够获得全世界的喜爱呢?绵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杨敦显表示,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物种,也与中国的文化内涵相契合。
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一直以来,大熊猫在国际传播中也担当重要角色。杨敦显表示:“大熊猫是一种可爱的动物,从形象上来讲,辨识度很高;神态上又是憨态可掬,样子萌萌哒,性情又比较温顺,加之其蕴含和平友善的文化内涵,通过影像化的传播,能获得不同文化环境中人们的喜爱,成为了全世界流行文化的符号,是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成果。”
如今,大熊猫早已成为典型的中国符号,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代表了中国影响力应有的样子。与此同时,全球一次次掀起的“熊猫热”,也让绵阳一次次拉近了与全世界的距离。
为大熊猫造就天然生存家园
那么,绵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野生大熊猫呢?这其中的奥秘不仅在于平武、北川、安州等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更在于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的不懈努力。
早在1963年,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就发文,在平武县王朗林区建立自然保护区,这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这也是我市积极探索保护大熊猫的原点——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市率先开始探索建立岷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2015年,绵阳在全省首先启动筹建岷山大熊猫国家公园;
2017年1月,中办国办正式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绵阳被纳入试点范围;
2019年1月15日,绵阳熊猫分局正式挂牌。
……
一次次的探索,使得大熊猫的保护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从最初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到形成涵盖了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等多样化的生物保护格局。
新成立的绵阳大熊猫国家公园面积4560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6.8%。野生大熊猫种群100%纳入国家公园,大熊猫栖息地保有率达96.24%,远高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划界的技术标准。我市大熊猫保护工作进入了新的篇章。
大熊猫撑起生态平衡“保护伞”
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是时代的要求,而保护大熊猫带来的生态红利,则是能够持续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根本动力。
新驿村是平武县木座藏族乡的一个普通村子,上世纪80年代,曾是远近闻名的猎户村。2017年,当地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支持新驿村启动协议保护地试点,协议内容包括“防范盗猎”“森林灭火”等,视保护程度给予村民补助。
保护大熊猫、保护生态环境带来了什么好处?猎户钟俊德就是最直接的受益人之一。如今,他家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养殖的几十箱蜜蜂。生态好了,蜂蜜的产量和质量上去了,每年给家里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
不仅是人,保护大熊猫带来的生态效益,受益者还有大熊猫生存范围内的动植物。平武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蒋仕伟介绍:“大熊猫在平武‘伞护’了4100多种植物和1900多种动物。近十年,平武生态环境加速向好,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牛羚就增加了10%左右。”
而这,也仅仅是全市保护大熊猫带来生态效益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绵阳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分布有陆生脊椎动物4纲29目106科547种,维管束植物184科961属3306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8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9种……保护大熊猫带来的“伞护效应”,对于绵阳的生态效应不言而喻。
科技创新让保护工作一路向远
如何更好地保护大熊猫,这是全世界都在积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而绵阳给出的解决方案十分明确,就是靠科技创新。作为全国唯一的科技城,创新驱动既是绵阳的生命源泉所在,也是探索大熊猫生态保护的未来方向。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冯杰介绍,之所以能够拍到这么多大熊猫的珍贵画面,其一是生态环境好了,使得大熊猫种群或个体更多了,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应用。“以前寻找大熊猫的踪迹主要是靠巡护员或专家学者步行巡护,在引入红外相机等科技手段后,这一切相对就轻松多了。”
事实上,红外相机的运用,仅仅是我市在科技保护生态领域的冰山一角——
2019年3月10日,王朗无人机综合验证基地建设战略研讨会暨授牌仪式在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标志着中国科学院王朗无人机综合验证基地正式成立;
2021年,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部署了全国首个以监测野生大熊猫为主的基于无线自组网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
……
可以说,正是有了科技创新,才能让大熊猫在绵阳这片沃土生存无忧。
绵阳熊猫分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依托科技企业,我们还将在红外相机监测和防火视频实时慢直播等方面作出努力,通过移动终端实现人手一只‘大熊猫’的愿望,也让大熊猫面向世界讲述绵阳的生态故事。”
(文章来源:绵阳日报)
标签: 生态重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