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来源:南国都市报 2022-02-08 09:05:21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2月7日讯(记者钟圆圆)2月7日,是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开工大吉,驻村干部已经在村里忙碌起来。2022年,对驻村干部来说,是经历了2021年一整年的摸索后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的一年。
海口祥堂村驻村第一书记毛仁志:水芹嫩又香美丽乡村产业兴
新年春来到,正是海口西秀镇祥堂村的水芹丰收的时节。开工第一天,尝着寓意“勤快”的水芹,祥堂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毛仁志觉得,此举颇为应景。
“明年再看这些水芹,身价可就不一样咯。”毛仁志望着地里的水芹,嘴里嘟囔道。
说起村里的水芹,毛仁志如数家珍:“我们祥堂的水芹非常好吃。”祥堂的水芹“喝”着地下泉水长大,叶绿杆嫩,口感十分鲜嫩,备受食客们喜爱。毛仁志驻村3年了,一直在思考如何发展村里的集体经济,今年,他想把水芹产业打造成品牌产业。
“我们计划和政府、企业合作,采取‘党建+电商’的模式进行打造。”毛仁志告诉记者,工作队计划为水芹申请商标,设计包装,利用靠近未来产业园的土地打造商铺,销售特色农产品,并通过电商向外推广和销售,形成品牌农业。
“祥堂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我们计划建设美丽乡村,靠水芹产业来带动。”工作队还计划着,分批硬化村子里的巷道,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利用水芹产业带动美丽乡村的建设,把祥堂村发展成有希望、有未来、有产业的美丽乡村。
万宁北大村驻村第一书记吴小杜:“3个300亩”产业林下土地可生“金”
开工第一天,万宁北大镇北大村驻村第一书记吴小杜看望了生活困难的村民后,便直奔橡胶地和槟榔地,他要把参与集体产业的村民土地登记在册。2021年,乡村振兴工作队为北大村制定了“3个300亩”的产业发展计划,要在北大村有限的土地上“掘金”,如今已经进入实干阶段。
2018年至2020年,第一批乡村振兴工作队带领队员和村民进行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先后建成了黑山羊养殖基地和百香果种植基地,为北大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力棒交到吴小杜的手上,他不仅要延续村庄的辉煌,还要推动北大村持续发展。
吴小杜告诉记者,黑山羊养殖基地的“政府+公司+保险+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喜获成功,今年将在北大镇全镇推广。在此基础上,北大村还将发展林下经济,发展“3个300亩”产业,在村民的房前屋后发展百亩斑斓产业,橡胶树下打造百亩地龙养殖基地,斜坡上种植百亩南药,力争让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让村民收入有所增加。
“新的一年,我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做好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让村民多些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这便是吴小杜的新年愿望。
白沙打炳村驻村第一书记郭江晓: 欢迎大家来打炳村吃西瓜
清晨五点半,海口的天还未亮,白沙青松乡打炳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郭江晓便迎着微光出发了。3个小时的路程,车窗外的景色逐渐清晰,走过一段弯弯曲曲的山路,郭江晓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2021年5月,海南第二批乡村振兴工作队8000多名队员奔赴基层,郭江晓来到了黎族村寨——打炳村。打炳村地处偏远,风景优美却又囿于山水,交通不便,曾是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郭江晓等人面临的是巩固成果、发展产业等重任。
2021年,青松乡引进小西瓜种植项目,郭江晓带领队员流转了130多亩土地,为企业解决了土地、用水、用电等问题,还建起了用工群,让村民有机会在家门口工作。今年春节后开工第一天,郭江晓到西瓜种植基地看了看,西瓜秧苗已经种下,长势喜人。
“5月份左右,第一批瓜就能成熟了,欢迎大家来打炳村吃西瓜。”郭江晓笑着说道,这是一次发展集体产业的新尝试,村里的集体经济较为薄弱,西瓜产业预计可为村里增加8万元集体收入,村民还能收到土地租金,增加收入。
郭江晓希望,在新产业的带动下,打炳村的父老乡亲能够迎来更加富足的生活。
(文章来源:南国都市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