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来源:九江日报 2022-02-05 09:05:16
本报记者孔颖
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民心所向。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于教育界而言,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双减”政策出台,不仅改变着一个行业,重塑每一个家庭,更影响着教育的方方面面。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每一个人的期待。2021年,九江市所有教育人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公平优质为目标,担当实干、开拓创新,努力加快九江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发展基石筑牢
2021年9月1日,全市中小学校学生们迎来开学第一天。赛城湖学校校长陈念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迎接赛城湖学校的第一批138名新生。新生们踏进校门,意味着赛城湖学校正式投入使用。
赛城湖学校的建成与启用,是我市全力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的一个缩影。
2021年,我市出台《进一步优化九江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实施意见》,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经费117亿元,全力推进“能力提升工程”“消除大班额”等重大专项工程项目,实施扩容增容,共投入各级各类项目资金共40多亿元,实施建设项目278个,改造校舍面积230万平方米。
同时,为了全力确保学生和学校安全,2021年以来,我市持续扎实抓好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等工作;持续推进学校安防体系建设,“全省新型警力护校园行动”现场会在永修县召开,永修县梅棠中心小学、梅棠中学作为省级建设示范点,受到省领导和省公安厅、省教育厅肯定,梅棠“四个一”经验在全省推广。我市还在全省专门学校规范化建设视频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持续巩固教育扶贫成果,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确保控辍保学“不少一个”、教育资助“不漏一人”,发放各类资助金3.27亿元,惠及贫困学生35.93万人次。
“双减”成效已经显现
如果给2021年的教育事件来张合影,“C位”必须是“双减”。“双减”政策在我市实施以来,各地各校紧紧围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强化精准施策,狠抓贯彻落实,确保“双减”工作取得成效。“双减”之下,一系列调整和改变迅速出现:从作业到课堂、从学生到老师、从家庭到社会。
7年级的曹景添每天放学回到家,会先练1小时吉他,再练会儿架子鼓。吉他、架子鼓都是他的兴趣所在,而每天能这样“肆无忌惮”地练习,这在“双减”以前,曹景添想都不敢想。“拿练吉他来说吧,以前顶多练半小时,而且弹了吉他,架子鼓就没法练了。”之所以放学回家后的曹景添有了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是因为现在每天的作业他在学校就能完成得七七八八了。
自“双减”在我市落地以来,我市建立“双减”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专班,出台手机、睡眠、作业管理意见,制定《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暂行办法》《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及相关管理规定》,坚持校内校外一起抓、线上线下齐发力,加强监督检查,“双减”工作成效明显:学生作业负担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参与学校478所、参与学生49.3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由532所降至15所,压减率达97.18%。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改非”工作全面完成。九江用教育督导利器力促“双减”工作落实落地被教育部列为第二批校外培训治理典型推广案例。
各级教育“全面开花”
2021年9月7日,全市首家投入使用的公办托育中心——共青城市托育中心迎来首批幼儿。共青城市托育中心为1∽3岁适龄幼儿提供看护、教育、社交为一体的托育服务,设6个教学班,共有90个学位。其“公办”性质赢得了家长的点赞,“之前我考察过好几个幼托中心,还是觉得公办的让人放心,老师专业,环境也好。”家长于国兰说道。
2021年以来,我市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扩充以公办为主的学前教育资源,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1所,认定普惠性幼儿园21所,增加学位1万余个。
各级各类教育均呈现出“全面开花”态势。在义务教育阶段,大力推进中心城区集团化办学改革,通过“名校+分校”“名校+新校”“名校+弱校”等模式,组建教育集团,实现管理互动、活动同步、资源共享。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出台《九江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指导意见》,合理安排新课程选课走班教学。职业教育方面,加快职业教育提质创优,推进中职教育达标建设,完成濂溪区、德安县、共青城市达标中职学校建设目标,改扩建中职学校12所,扩充学位1万余个。民办教育方面,成立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组及工作专班,停止审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调减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推进“公参民”学校专项治理,引导“公办”教师有序退出,规范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管理。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九江外国语学校、长虹小学与俄罗斯友城学校开展线上互动、视频交流活动。
(文章来源:九江日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下一篇:除夕放弃团圆为鄱阳湖候鸟送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