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赛区“三场一村”进入赛时维保

产经 来源:北京晚报 2022-01-31 15:05:06

本报讯(记者李如意)目前,张家口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冬季两项中心三个场馆和冬奥村已按赛时要求进入全面维保阶段,一支187人的运维保障团队坚守一线,全力保障冬奥会。中铁建工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运维负责人姜秀鹏介绍,这次保障周期较长,从1月23日进入小闭环开始,将一直贯穿整个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至3月底结束保障工作。

1月27日前,运维保障人员配合运行团队先后进行了核心要素测试、全面运营压力测试等各类测试,完成全要素演练,包括人员餐饮和住宿、闭环管理区域疫情防控、娱乐中心功能使用等,各项均按照赛时状态模拟推演。

目前中铁建工187人运维保障团队分成4组,分别进入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冬季两项中心、冬奥村封闭区,所有人员持国家认可的岗位专业技术证书上岗。

运维保障团队主要负责建筑设施维护,包括门、窗、电梯、栏杆、出入口台阶及坡道、临时棚房、箱房、照明设备、运动员滑道、地轨缆车等,以及安装工程维护,包括给水排水、供暖、消防、通风、供电、网络信号等。维保工作包括日常巡查巡视、隐患排查、问题处理、记录销号,还会对消防控制室、热水泵房、电力及信号机房等重点部位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

相关

张家口赛区医疗保障工作准备就绪

本报讯(记者李如意通讯员武雅楠)近期,张家口赛区医疗保障团队陆续到位,设备设施配备齐全,赛区医疗保障准备工作就绪。

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赛道的降落区附近,设立了一间白色临建房屋,屋内摆放着急救医疗器械,这里就是场馆的医疗站之一。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医疗官张庆富介绍,“雪如意”医疗保障团队有78人,是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张家口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业务领域包括急诊、骨科和运动康复,经过了多次专业培训和急救演练。从2021年11月开始,医疗保障人员陆续来到场馆,展开医疗保障工作,随时准备为运动员、教练员和观众进行受伤后的急救和转运。这些保障人员分布在5个医疗站和2个伤员转运组。其中,场馆赛道上设置了3个医疗站,分别是运动员出发、起跳和降落点,由于运动员在降落点发生创伤的几率较大,这个医疗站配备人数较多,赛时将有十余名医务人员在此医疗站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在冬奥村综合诊所,急救门诊24小时接诊。口腔科、康复医学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科室分布在综合诊所的各个功能房间内。根据以往冬奥会赛事经验,运动员最大的医疗需求就是运动损伤后的康复,为此综合诊所准备了很多医疗康复仪器。“除了急诊科以外,其他科室需要运动员提前预约,康复科是我们的重点科室。”张家口冬奥村综合诊所副医疗官王晓冬介绍,冬奥村的综合诊所还配备了很多先进的检查医疗器械,整个诊所是按照一级医院的标准配备的,目前,医疗保障人员到位,设备设施运行状况良好,基本能够满足运动员的医疗需求。

2021年11月底,位于崇礼区马丈子村的张家口赛区直升机救援基地正式启用,主要功能是保障在赛事期间直升机能够快速启动,快速救援,为赛事突发情况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基地由停机坪和保温机库两部分组成,配备了救援型直升机和医疗转运型直升机,两架飞机可以同时在停机坪起落。“有保温机库就节省了热车的时间,可以立刻快速出动。”救援直升机机长孔德福介绍,保温机库内设航材设备室、机组休息室、疫情防控设备室及航前准备室等。一般情况下,首先由地面救援力量将伤员转送到各个场馆区的临时停机坪,由医疗转运直升机送至指定医院进行救治。救援直升机还专门配备了绞车系统,一旦赛事出现突发情况,受到地形影响地面救援力量无法到达时,可以通过绞车把运动员拉上来,帮助他们脱困。绞车最大载荷为600斤,在一分钟内可同时将2到3人拉回机舱。按照国际雪联和北京冬奥组委的要求,直升机5分钟内可飞离赛场,15分钟可完成医疗运转。

北医三院崇礼院区是距离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赛事核心区最近的医院,能及时为伤员救援提供服务。“医院为冬奥会医疗保障工作设立了专门的区域,集结了很多专家。”崇礼院区副院长杨渝平介绍,为提高救治效率,崇礼院区创伤中心做了很多前瞻性考虑,将CT、DSA等大型医疗设备直接配备在手术室内,相关检查在手术室就能完成。救援飞机降落停机坪后,可以将患者从停机坪直接送入手术室。此外,张家口市区内承担冬奥医疗保障任务的医院和部门,医疗保障工作已启动。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标签: 赛区 张家口 三场一村 中心 滑雪 场馆 冬奥会 国家 李如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