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来源:常州日报 2022-01-24 09:05:11
□吴燕翎葛美云
21日上午10点,在新北区西夏墅镇东南村,70岁的帮前村村民组长恽定夫来到村委的“精美小菜园”,掀开地垄上的黑色塑料薄膜,一颗颗胖乎乎、圆滚滚的大球盖菇在稻草间露出了头。“这也叫‘赤松茸’,口感比蘑菇更爽脆一点。”恽定夫轻轻扭下,放进塑料袋。这些大球盖菇,将通过“常州小菜园”的冷链运输,送上百姓的日常餐桌。
赤松茸种植所在地,是东南村的一片生态循环农业试验田。2020年,东南村被确定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指导下,探索“稻—菇”轮作模式,目前已初见成效。临近春节,大球盖菇每天可采收一百斤。
所谓“稻—菇”轮作,是东南村作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开展“水稻秸秆高值化利用工程”的一项试验,以实现稻秸秆、米糠等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即在休耕期利用水稻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经过水稻秸秆收集打捆、粉碎、堆床处理、接种、发菌等工艺流程,每年11月初种下菌丝,12月即可实现出菇。“每年9月,是水稻收割季,按照以往,产生的秸秆是直接还田,但由于水稻秸秆产量大,全部还田会影响田间作业和下茬作物的生产。‘稻—菇’轮作模式不仅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还可新增生态循环产业,带动村民增收,提升东南村经济收益。”东南村党总支书记兰红娟介绍。
目前,东南村已建成有机稻米生产基地500亩、绿色生态稻米生产基地1500亩,为常州市首批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东南村先期以5亩水稻田作为试验,后期将实现项目区内500亩水稻秸秆的高值化利用。500亩水稻可产稻草约250吨,按60%的有效收集率,可收集水稻秸秆150吨,生产鲜菇150吨,预期产值可达120万元。
此外,东南村正在同步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稻田虫害生态防控、冬季稻田高效利用、稻田尾水生态净化、稻区智能化监控系统建设等四大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实施完成,将进一步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助力东南村打造“江南水乡、生态兴业、强村富民”的示范样板。
(文章来源:常州日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上一篇:张庆获评国家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
下一篇:溧阳又开通4条跨省市毗邻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