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躺平”的阳光城合并多个区域 行业收缩下房企缩骨自救

产经 来源:时代财经 2022-01-15 19:24:17

去年10月底开始爆发的流动性危机,阳光城内部至今仍在缓慢消化中。

日前,一封来自阳光城营销大区的公开信在网络传播。信中提到,过去的2021年对阳光城来说是命运多舛的一年,从政策调控收紧到股债双杀,从理财逾期到总裁离职,公司正面临困境。规模收缩之下,1月11日,阳光城将撤销营销大区。

据时代财经了解,在地产行业调整和自身流动性问题影响下,近几个月以来阳光城组织架构调整的动作一直都在进行。

去年10月底,阳光城就曾进行过区域合并。其中,上海大区合并成渝区域,新大区的范围再次延伸,包括上海公司、南通公司、嘉湖公司、山东公司、新疆公司、成渝公司等;浙江大区合并陕甘区域、云贵区域,浙江大区,范围包含了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云南省、贵州省。

今年1月7日,网络流传阳光城津冀总裁谢琨的一封内部信也提到,阳光城津冀区域、山西区域、北京区域正式合并,取消天津平台、河北平台、山西平台人员,后台人员在北京办公管理。对此,阳光城方面曾回应媒体称,上述几个区域确有变化,而随着规模缩减,阳光城其他区域架构也将面临调整。

对企业而言,团队规模与自身体量相关,一位top10房企人士曾直言,行业进入下行周期,房企遇到困难,整体预算缩表,从组织效率来说,用不了那么多人,也负担不了这么大的组织。即便未来危机化解,但行业规模不再有爆发式增长了,企业也会匹配一个预期内的组织。

对阳光城来说,如今或许也到了“缩骨减肥”的阶段。

克而瑞发布的2021年房企销售排行榜显示,2021年阳光城实现销售额1838.1亿元,同比减少约15.7%,而梳理近5年的销售额,阳光城也处于“下行通道”。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阳光城分别实现销售915亿元、1628亿元、2110亿元、2180亿元、1838亿元,同比增速为88%、78%、30%、3%、-15.7%。

事实上,阳光城组织的“膨胀”源于过去几年规模的上升。2017年,朱荣斌加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兵买马,开启组织架构的扩大与升级。据时代财经了解,仅2017年阳光城就新增了十余个区域,区域公司平台数量一下达到30个,后逐渐整合为28个区域。

当初的扩张有多快,今天的收缩就有多痛。

随着规模增速减缓,2019年,阳光城开始大规模架构调整,当年有13个区域展开了合并,包括福州区域合并江西区域、上海区域合并新疆区域与湖北区域、浙江区域合并安徽区域、河南区域合并山东区域、广州区域合并佛山区域、云南区域合并贵州区域。

如今,销售规模继续下滑,加上遭遇流动性问题,缩减开支以换取生存机会,区域合并、缩编裁员也就成了房企必经之路。有房企人士曾预测,2022年整个行业预计缩表20%~30%,相应地人员一定也将同比例缩表。不过,如何处理好与离职员工的关系,对房企来说仍是一门功课。

据时代财经了解,除阳光城外,去年以来,万科、碧桂园、华润置地、保利发展等20余家房企都曾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与此同时,包括世茂、奥园、佳兆业、蓝光等房企也相继有裁员动作。其中,世茂集团总部投资部门已有70%-80%员工离职,世茂集团整体裁员比例约为30%-40%。

行业的变化令企业措手不及,被动的局面中房企唯有积极应对。回顾阳光城自流动性危机爆发以来的动作,从3只境内债券展期、2只美元债展期获得通过,到旗下理财产品出具兑付方案,主动沟通、不躺平的态度也赢得了投资人和舆论的认可。此外,阳光城还计划采取出售资产、项目股权等措施保障流动性。也因此,截至目前,阳光城尚未发生实质性违约事件,面对即将到期的债务,也仍在沟通展期事宜。

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普通员工、职业经理人,抑或是老板,时代的灰尘压在每个个体上都是一座雪山,行业收缩下,人人自危的同时也在积极应对,将危机逐一化解,走出寒冬。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标签: 阳光城 不躺平 合并 行业 房企 区域 营销 大区 流动性 危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