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用航空产业:到2024年培育1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达到上市条件

产经 来源:证券时报 2021-12-24 20:01:44

12月24日,《上海民用航空产业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正式发布。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到2024年,上海民用航空产业产值规模超过600亿元,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供给体系初步建立,培育1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达到上市条件。

同时,到2024年,上海还将推动ARJ21提升产能规模、C919加快示范运营、CR929加快研制;关键部件、先进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链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本地配套能力达到20%以上;民用航空产业链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超过80%。

为达到上述目标,根据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将实施“五大行动18项重点任务”,将上海打造成为民用航空产业关键技术自主高地、核心产品供给高地、科技企业集聚高地。

其中,整机“链长制”引链行动方面,上海将支持构建支线客机、中短程窄体客机、中远程宽体客机和远程宽体客机产品谱系,ARJ21实现系列化发展,C919成功取证和示范运营,CR929开展详细设计。以大型客机规模量产为牵引,带动产业链企业规模化发展,逐步提升综合航电和辅助动力等关键机载系统、机身大部段等结构部件、航空座椅等内饰产品、飞行模拟机等装备的自主配套率,打造产业链国际国内协同配套发展格局。

在加大关键部件供给方面,上海鼓励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锻造长板、补齐短板,攻关大飞机、通航飞机、无人机亟需配套的关键结构件、零部件和元器件。研究掌握先进复合材料自动铺放、滚轧成型等大面积整体成型工艺,建立大型客机机身、机翼等大部段复合材料结构的制造能力,加快通航飞机、无人机全复合材料机体研制;实施零部件产品数字化设计、绿色化制造、轻量化升级,加快发动机叶片、涡轮盘、机匣等精密产品提质增效,实现空气过滤器等易损易耗产品进口替代,提升飞行摇杆等人机控制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研制新型元器件产品,推进高可靠智能传感器等产品产业化。积极引进全球高端元器件领军企业,补全产业链基础环节。

上海经信委重大装备产业处处长吴栋林近日表示,上海将以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民用航空“研发+制造+服务”产业链体系为行动目标,以全面实施飞机整机“链长制”为重要抓手,以聚焦提升自主配套、攻关核心技术、强化服务能力为主要支撑,以重点建设临港大飞机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大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等航空制造基地、G2和G60等长三角航空走廊为发展载体,全面提升民用航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努力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用航空产业中心和协同长三角建设形成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集群。

记者获悉,上海在民用航空领域起步最早,早在1980年上海就研制成功“运10”大型客机,目前形成了“三个突破”。一是国产飞机形成市场突破,ARJ21国产支线客机已形成规模量产和市场化运行能力,233条航线运送旅客超过400万人次,成为市场接受度较高的一款国产飞机;C919国产干线飞机也将完成取证交付首家用户东方航空公司。

二是发动机和机载系统形成自主突破,商用航空发动机按计划推进研制,进度和性能达到预期;航电显示、控制板组件与调光控制系统的部分产品已经形成了对世界先进水平的追赶,加快配装国产飞机。

三是产业配套建设有突破,从数量上看,大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在沪的供应商共有120家,是国内民用航空产业链供应商数量最多的省市,同时依托大飞机产业园加快产业链企业进一步集聚;从质量看,上海拥有14家国家级和市级的民用航空重点实验室等,同时正在打造大飞机创新谷、商用发动机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还拥有全国首家以海岛为应用场景的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标签: 民用 航空产业 科技型 企业 上海 条件 上市 产业链 行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