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来源:人民网 2020-06-16 13:59:55
近日,随着铜鼓县温泉镇新开村最后5户贫困户在政策兜底保障下,经报温泉镇扶贫办审批,正式完成脱贫程序,这标志着新开村51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新开村是一个山头村,是省级深度贫困村,也是铜鼓县最大的国有林场所在地。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截至目前,全村271户816人已全部搬迁下山。搬迁下山的村民,依托当地生态特色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特色产业,彻底拔掉了穷根。
以前住山上 现在住楼上
初夏的凉风拂在身上,凉爽舒适。68岁的邱时晴老人在温泉镇福禄小区内悠闲地散步、聊天,享受着惬意时光。“党的政策好啊,我们不花一分钱,就从山上搬了下来,住进新房。这里离城区近,挣钱的路子多,以后日子是越来越好啦!”邱时晴老人乐呵呵地说。
福禄小区内很多新住户的家,原先在新开村新开岭上。新开岭是铜鼓县两大水系——定江河和金沙河的源头,这里峰峦叠嶂,最高峰海拔1028米,有山林4.8万亩。过去,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砍树卖钱,2006年,铜鼓县对国家公益林和天然林进行全面禁伐。作为一个地理位置偏僻,长期以来“靠山吃山”的山头村,全面禁伐后,村民们今后该“吃”什么呢?
为了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铜鼓县整合各方力量,规划建设多个安置点,加大了移民扶贫搬迁力度,将他们搬迁到环境较好,就学、就医、就业、交通便利的山下生活。今年1月,最后35户贫困户和16户非贫困户搬迁下山,至此,新开村271户村民的住房问题已全部得到解决,实现了整村下山、上楼。
邱时晴老人所在的福禄小区,总投入1660.1万元,是温泉镇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房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安置。健身场所、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所等一应俱全。这里总共住进包括新开村51户村民在内的101户异地扶贫搬迁安置户。
“山下生活非常方便,镇里、村里的干部经常来看我们,帮我们找工作,解决各种问题。搬出深山天地宽,今后,我们致富的路子会越来越宽!”邱时晴老人高兴地说。
以前“吃”树木 现在“吃”生态
村民搬迁下山后,无田无地,他们靠什么生活?新开村支书刘添才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大力发展种养业和旅游业来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在刘添才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新开村的紫花苜蓿牧草种植基地。基地里,十几名村民正在忙碌。刘添才告诉记者,村里通过流转土地54亩,统一进行平整后,分给15户贫困户种植紫花苜蓿牧草,村里不但不收取土地租金,还免费提供化肥。合作社对紫花苜蓿牧草进行统一回收、包销,预计每户每年可增收2600元。
在新开村的人参种植基地里,今年62岁的罗来义和妻子正在除草、喷水。2015年,新开村引入人参种植项目,安排贫困户在基地务工。罗来义夫妇在基地务工,每月收入有三四千元。
“仅2019年,新开村就向有关部门申报了6个产业扶贫项目,目前已经实施完成了3个。这些项目的建设,将为村民增收致富积蓄强大的后劲。”刘添才说。
温泉镇党委书记刘长检告诉记者,山上的树木不能砍了,并不意味着“靠山吃山”这条路就走不通了,只不过是换了个新“吃”法——“吃”生态。封山育林后,新开村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已种植药材100亩、有机蔬菜300亩、果树20亩,养殖土鸡8000多只、黑山羊5000多只、蜜蜂1000多箱,吸纳了50多名村民就业。新开岭上还有千亩宁红茶基地,山上有许多200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村民们采摘野生茶,政府统一收购包销,每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此外,温泉镇还利用靠近城区的优势,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业,为村民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
以前的旧房 现在成民宿
村民搬迁下山后,山上变成什么样?沿着九曲连环的山路盘旋而上,记者前往新开岭。一路上,茂林修竹,鸟语花香。峰回路转,一排黄墙黛瓦,充满浓郁山里人家特色的民房映入眼帘。刘长检告诉记者,村民整体搬迁下山后,当地政府将原有的民房统一进行维修、改造,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民宿。村民们可将房子统一交旅游公司经营,也可自行经营。这些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民宿,吸引了上海、广州、南昌等地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异地搬迁只是帮助村民挪出了穷窝,只有帮助村民发展产业,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才能帮助他们拔掉穷根!”刘长检说,“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我们始终把解决好搬迁群众长远生计作为目标,围绕就业和增收两个核心,探索形成了‘搬迁+生态康养、搬迁+庭院种养、搬迁+入企就业’等多种模式。目前,新开村搬迁下山村民中,有劳动能力的村民90%已实现就业,这是他们实现长久富裕的根本。”(邱 桀 记者 曹诚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