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来源:界面新闻 2023-07-02 06:33:36
“挖人”让养猪企业再也坐不住了。近期,牧原股份牵头众多猪企订立互不挖人公约,引发行业热议。公约提出,“为减少内卷,文明发展,我倡议:不挖人,不拆台。如有违约,加倍反制。”
(相关资料图)
实际上,挖人现象在养猪业屡见不鲜。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过去几年,我们被同行挖过人,也从同行挖过人”。
该业内人士称,2019-2020年,正值猪企红利期和扩张期。彼时,人才跳槽,薪酬涨幅可高达原薪资的一倍,甚至两倍。新发企业通过挖人实现快速扩张,“有些企业新挖来的干部可以占管理团队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小半”。
但到了2021-2022年,行业陷入低迷,猪企资金、营收承压,高薪挖人无以为继。行业持续矿长和降本增效双重逻辑之下,猪企人才竞争模式从“挖”转变为“保”。一方面,企业纷纷裁员,另从高校招聘进行替补;另一方面,订立公约,保住现有重要人才,避免“高薪挖人”。
挖人捷径,无以为继
此次互不挖人公约由牧原方面牵头,多家企业联手。公开报道显示,6月20日,在第十八届养猪节共创共享论坛活动中,牧原集团联合温氏、双胞胎、正大向行业发出倡议,尊重行业秩序,打造商业文明,签署互不挖人公约。
记者就公约具体实施等情况联系上述企业,温氏股份称,“牧原是组织者,应该更清楚”。而牧原、双胞胎和正大方面则未对记者作出回应。
此次公约在业内展现出不小的号召力。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次签署“互不挖人公约”的企业并非只有上述四家。“后面还有两三页PPT,大概十几家企业”。该人士称,其所在的公司是联署方之一,但不是发起方,所以公司名不在广为传播的PPT页面上。
该人士解释,2019-2020年,猪价快速上涨,各大企业迅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同一时期人才流动也相对较多。彼时,人才跳槽,薪酬涨幅可高达原薪资的一倍,甚至两倍。新发企业通过挖人实现快速扩张,“有些企业新挖来的干部可以占管理团队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小半”。但随着2021年之后,行业整体发展放缓,部分企业受到影响减缓发展速度,人才流动也随之减少。
猪价在底部徘徊,猪企面临严重亏损,高薪挖人成为过去时。今年一季度,19家上市猪企亏损总额超过90亿元,其中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5家猪企的亏损金额位居前列,占亏损总额的70%。此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10家上市猪企的负债超过百亿元。其中,牧原股份的负债数额最高,达到1117亿元。新希望、温氏股份、正邦科技紧随其后,19家上市猪企的负债合计超过4000亿元,每家猪企的平均负债率均超过60%。猪企营收承压,业绩下滑,影响着此前激进的人才政策。
实际上“不挖人”概念并非首次在猪企出现。早在2019年的牧原股份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其会议纪要上已经出现了相关表述,“公司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发展速度快带来的人才短缺。牧原公司的人才政策是不挖人,以自己培养为主,也愿意接受社会人士。”
之后,“不争抢、不拆台、不挖人、不回扣,共筑行业生态”成为牧原股份发展中标榜的规矩。此次头部猪企携手,意在净化行业生态,在企业之间打造不争抢的友善关系,人才方面以自我培养、自我留存为主。企业之间形成互不挖人的默契,侧面展示出行业内对核心人才的激烈竞争。
然而,这样的观念却遭到了部分业内人士的质疑。一名业内资深员工向界面新闻表示,2018年非洲猪瘟事件之后行业经历大洗牌,行业内增量空间减少,进入存量空间内的竞争。在此情况下,“公约减少了大公司自家人才流失的风险,减少后发企业上车的机会”。
在猪企谋发展、抢人才的浪潮中,头部企业制定公约,用一个稍显激进的比方,如同“先上车的把门焊死”,该业内人士解释道。
降本增效,优化人才
猪价大磨底关头,企业人才政策有减有增。整体来看,企业方精简现有员工人数,降本增效。然而从招聘端来看,尽管行业陷入低迷,但由于旺盛的内外部需求,猪企仍在扩张保有用人需求。
现阶段,人才竞争模式从降本增效的逻辑出发,从“挖”转变为“保”。一方面,企业从高校招聘进行人才替补与轮换。另一方面,通过企业间订立公约,保住现有重要人才,避遭遇免“高薪挖人”。
虽然猪企目前并未传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但公开财报显示,2021年正邦、温氏、新希望纷纷做出减员动作,其中正邦员工数量一年之间就减少了3万人。2022年11家上市猪企中,正邦、新希望、天邦、天康、金新农等5家企业,合计减员1.9万人。
然而,各大猪企2023届校招再现重金引才景象。据官网资料,牧原股份2023校招给毕业生提供了养殖技术、饲料、屠宰管理、智能研发等13类岗位需求,学历要求本科起步。值得注意的是高薪酬,其中“后备干部”计划,上岗年薪15万-40万,“钻尖”计划上岗年薪20万-80万,“卓越领头人”计划年薪高达100万。
2023校招期间,据取得offer的应届生分享,牧原“技术钻尖”招聘计划某工程师岗位,给应届硕士毕业生开出年薪43-60万元外加政策性补助的高薪,在河南十分可观。在企业间互挖人才之外,猪企的揽才计划已经深入校园,高薪吸引对口毕业生。
此外,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数量仍然具备规模。双胞胎给2023应届生开放涉及养猪职类、食品职类、营销职能、供应职类、生产制造职类、研发职类、职能职类工7大类的3000多个岗位。
与此同时,各大猪企并未停止社会招聘,有经验的专业对口人才受到青睐。以牧原集团近期招聘的“肉食生产管理岗”为例,公司在河南商丘宁陵县招聘本科及以上员工,要求毕业于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工商管理等专业。岗位职责包括根据生产计划安排车间加工计划等。可以看出,企业对“下厂”员工学历及专业提出了细分要求。
企业扩产升级力保人才
我国是猪肉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旺盛的内外部需求给猪企扩张与发展提供了沃土。现阶段猪企扩产动作频频。新牧网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非洲猪瘟以来,A股生猪养殖公司纷纷扩大产能,养殖规模翻倍增长,至2022年,傲农生物增长了11.4倍,生猪出栏量超500万头,新希望增长了4.7倍,生猪出栏量1461万头。
此外,东瑞股份、傲农生物、天邦食品、大北农等猪企纷纷披露了增发预案,拟募集资金用于新建猪场、猪场升级、饲料等项目。发展中的猪企仍需投不断在人才方面做投入,维持团队发展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企业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转型升级,进一步要求相关人才补充到队伍当中。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随着猪企生产管理领域的分工日趋细化,除了传统意义上最受重视的生产母猪养殖环节,如自育肥、后备母猪、公猪的生产管理等细分领域的相关岗位存在人才缺口,而企业也更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士。
此外,企业仍致力于拓展福利,在引才的同时留住人才。在公司层面,温氏股份通过多种薪酬方案和激励方式,努力留住干部骨干人才,如开展多期股权激励计划,在行业低谷期保障干部员工获得合理收入,促进干部员工与公司共成长。
新希望在2022年实施了授予人数多达2500余人,号称其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股权激励,意在锁定优秀团队,推动管理稳定与发展。
牧原2022年报中针对人才激励做出总结,“2022年公司人力资源部持续开展多项招聘活动,吸纳高校优秀人才,同时积极开展海外专场招聘活动,吸纳优秀留学生加入公司。通过人才考察机制,选拔和任用精英人才;通过绩效管理和干部管理机制,为员工提供清晰明确的晋升通道。”
以温氏股份为例,2022年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其企业应付职工薪酬14.50亿元,相较于年初的11.77亿元,上涨明显。人员方面,截至2022报末,温氏股份在职员工人49331人,相较于2021年的末的43965人,也有一定的扩大。
《财经》报道称,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稀缺人才受各大青睐,月薪最高可达10万以上。此次校招,各大猪企招的薪资和规模也仍然给相关专业人才提供了就业空间。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