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看料】引才、用才 长三角多地“硬核”出招

产经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23-03-21 16:45:25

今年,长三角多地政府通过加强引才留才力度,充分释放用人主体活力。

日前,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办2023年全球人才云聘会,《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实施方案》发布。方案从培育前沿产业集群、完善基础教育配置、加大医疗资源供给、构建高品质生活、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吸引集聚青年人才、强化产业人才扶持、加强人才安居保障、塑造人才服务品牌10个方面提出系统性人才发展支持举措。


【资料图】

例如,临港新片区将实行“双一流”高校和世界排名前200名院校大学生实习补贴政策、境外和海外回流高端紧缺人才个税差额补贴政策、优秀人才安家补贴政策;落实好人才优先购房选房政策和梯度化落户政策,确保各路人才5年内实现落户。

“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招才引才形势,单一的人才发展举措已经难以满足人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姚凯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为了吸引人才并保持其稳定发展,除了具备有吸引力的引才政策外,还需要配备全方位、系统化、可操作的支持措施。”

姚凯分析称,上海临港新片区针对人才发展提出的10个方面支持举措,不仅优化了人才引进政策,更为重要的是从人才的工作、生活、成长需求出发,提供了全面的医疗、教育、居住、培育以及产业相关政策支持,“这些支持措施旨在打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让人才能够在临港新片区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心扎根成长的土壤”。

“通过这些举措,将人才发展融入城市区域发展,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的同时真正释放人才效能,助力区域产业升级与发展,以产城融合促进区域和人才的长远发展。”姚凯说。

无独有偶,安徽省近日也发出通知,计划多部门协同联动推出30项创业活动,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潜能。

通知明确,举办安徽科技大市场月度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合肥)创业创新展等展览展会,推动各领域科技、产业、人才交流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创业品牌,帮助企业提升行业影响力。树立国际视野,坚持市场化运作,强化招商引资、招大引强,举办第二届创业安徽大赛、2023年“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赛事,将大赛打造成发现、引进高水平创业团队和优秀创业项目的平台。

对此,姚凯表示,此举主动为人才搭舞台,一方面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创业人才的为市场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和平台,让人才、平台、市场形成良好的循环和互动。

从地市层面看,江苏常州也启动了新一轮的人才新政。

为进一步加大对青年人才的保障力度,打造人才“强磁场”,常州对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进行了调整。比如,在购房资助上,2023年1月1日后企业新引进博士研究生的资助标准提升至30万元,硕士研究生和高级技师的资助标准提升至8万元,全日制本科生和技师的资助标准提升至5万元。

“这里的环境比我想象中还要好,有健身房、咖啡屋和俱乐部等等。”今年2月底,中以常州创新园国际人才公寓迎来“首位住户”,这位来自以色列的Shahar Levy用十分流利的中文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入住的人才均能享受专业的管家服务,让以色列友人安心扎根常州、享受常州的美好生活。”中以常州创新园、中以科创服务中心副主任赵璐介绍,目前,有意愿来园区创新创业的以色列高层次人才皆可申请入住公寓。

Shahar Levy是中以常州创新园的常客,他十分热爱中国文化艺术。去年底,他带着布鲁诺艺术中心项目落户园区,今年初便在园区办理了落户事宜。“听说人才公寓可以入住,我立马提交申请,没想到这么快就住进来了。以后我在常州也有了一个‘家’,希望能长期留在这里。”他兴奋地说。未来,他计划把布鲁诺艺术中心打造成中以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提升园区创新环境。

“我们通过‘一人一策’直接引进、‘一事一议’按需支持,为人才量身定制专项服务制度,形成覆盖落户、就业、安居等方面的立体化政策体系。”中以常州创新园创新发展局副局长许成凯说,园区目前可以提供9大类27项服务保障。

“当前,中以常州创新园正持续建立健全人才公寓的运营管理机制,持续探索差异化供给,集成打造人才宜居、邻里交往、创新创业、服务配套的‘类海外’人才工作生活场景,持续提升聚才‘磁力’。”许成凯介绍,未来,园区将聚力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态,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吸纳人才。

“后疫情时代,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特别是企业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企业需要快速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来支持其在转型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姚凯指出,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并不均衡,一些优秀的人才无法找到恰当的岗位和平台,人才的知识和技能难有机会发挥。

在姚凯看来,政府一方面需要加强人才对接,搭建人才平台,促进用人方和人才方的信息沟通,让企业和人才能够快速匹配,另一方面还需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的机会,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帮助人才实现技能提升,让人才成长与公司发展紧密相连。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上一篇:

下一篇:

资讯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