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来源:证券日报 2022-12-16 20:13:07
(相关资料图)
为加快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研制生产及应用进程,推进生物医用材料上下游协同创新攻关,1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药监局综合司联合下发组织开展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一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了任务内容和预期目标。
生物医用材料是生产诊断、治疗、修复和替代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所需医疗器械不可或缺的新材料,包括用于人工血管、覆膜支架、人工关节、椎间融合器等医疗器械产品的高分子材料,用于心脏起搏器、心脏瓣膜、神经刺激器等医疗器械产品的金属材料,以及用于仿生复合骨支架、义齿、骨缺损填充及修复材料等医疗器械产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等。
据MDCLOUD(医械数据云)提供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16日,国内生物医用材料相关医疗器械有39个,国产化率低于50%的有14个。其中国产化率低于50%的产品类别中,数量第一的为“膝关节假体”,产品数量为170件,国产化率38%,“血管支架”和“非血管支架”位居二、三,产品数量分别为104件和95件,国产化率分别为33%、32%。
众成数科数据部经理郑珂对记者介绍,加强生物医用材料的创新应用将对医疗器械产品上下游领域带来积极的改变,促进产业链转型升级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而使企业研发生产出更多优质的高新技术产品,进而提高国产化率。
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向《证券日报》记者进一步分析,相较传统医疗器械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具有不凝血、不溶血、不引起人体细胞的突变等特点,但是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在中国产业链并不非常完整,有部分技术含量高的材料仍然需要进口。
龚涛说:“政策积极向生物医用材料公司倾斜,此次揭榜挂帅目的就是鼓励高校及科研院所与行业企业一同加强创新能力,资本市场也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助力,近年来一批生物医用材料类公司实现上市,在骨科耗材、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培养了众多‘小巨人’企业。”
通知提出,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聚焦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重点方向,将征集遴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单位集中攻关,重点突破一批量大面广、技术先进、带动性强、安全可靠的标志性生物医用材料,材料性能符合临床应用要求、形成稳定可靠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加速在相关下游医疗器械产品领域实现落地应用。
“生物医用材料细分领域众多,但总体来看企业多数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揭榜挂帅工作聚焦产业化落地应用,给企业提供成长所需的空间。”龚涛说,“小、特、专、精”是这类企业的普遍特点,企业的技术起点也一般来自国外,所以政策会积极给予税收优惠、技术专利保护等支持,特别是对于产业链空白的项目进行专项资金支持等措施,因为较强的硬科技属性,科创板也成为生物医用材料公司上市的重要选择地。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对记者补充道,骨科生物材料、血管生物材料、人工皮肤和口腔生物材料等细分领域都存在国产替代和创新潜力,同时这些领域聚集了大量专精特新企业,需要投融资、人才等方面的产业和资本引导扶持,鼓励企业的创新成长。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