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身边的航天科技 北斗系统、风云卫星、遥感卫星已深入生产生活各个角落

产经 来源:央视网 2022-04-24 13:39:32

央视网消息:浩瀚星空,我们飞天逐梦,而航天科技并非遥不可及,它已经深入和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记者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现在一张在太空铺就的卫星网已经深入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航天及其应用所产生的效益可以达到1比10以上的投入产出比。

广东多雨潮湿,在暴雨过后,地基存在沉降甚至滑坡的风险,变电站和输电杆塔接入的北斗地基沉降监测装置就发挥着重要作用。

南方电网广东电科院设备与环境监控评价部副经理黄勇:有了这套装置,杆塔塔基失稳以及变电站地基发生沉降,无需现场查看,通过监控后台就能了解微观变化,特别是肉眼难以觉察的危险隐患,哪怕只是几毫米的偏移,也难逃北斗“法眼”。

在天津某特高压线路走廊,随着作业指令的下达,三台搭载了北斗系统的无人机依次起飞,开始自主巡检作业。依靠北斗系统,它可按照已规划的航线实现厘米级精准飞行。

国网天津高压公司输电运检室南杰胤:我们以前需要人工肉眼定位,精准度不高,且存在坠机、误判风险。现在全面应用“北斗”系统支撑无人机自主巡检系统,只需1人10分钟即可完成原来2人半小时的工作任务,工作效率提高近6倍。

如今,北斗系统已经在电力基础设施领域实现深度应用,全国已建成1800多座北斗基准站,覆盖了所有省级电网。

当前,北斗系统在轨运行服务卫星共45颗,包括15颗北斗二号卫星和30颗北斗三号卫星,除了在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外,已全面服务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等行业。

无论是电视上播放的天气预报,还是在手机上的气象服务,我们想要随时随地掌握天气情况就少不了气象卫星的帮助。作为我国气象服务中的实力担当——风云系列卫星目前已为121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服务,在全球气象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气象预报的主力卫星是风云四号系列和风云三号系列卫星,风云四号系列卫星位于3.6万公里地球同步轨道上空,与地球相对静止,可以一直“凝视”探测区域。而风云三号系列卫星每绕地球一圈就完成一次全球观测,相当于“扫视”探测区域。通过不同数据汇总分析,可实现多角度、多维度的气象观测。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服务中心主任覃丹宇:风云四号的基本功能就是对大气里边云的发展演变进行实时监测,这是天气预报里非常关注的一个重点。风云三号D星可以做一些地表温度的监测,这样配合起来一起使用,会对气象服务保障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风云卫星是目前世界上在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气象卫星星座,在应对防范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和粮食产量监测预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在太空共有8颗风云卫星在轨工作。

说完了气象卫星,我们再来看看能给地球“拍照”的遥感卫星。随着卫星遥感、北斗导航等新兴技术的涌现与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视角已经进入地球观测的新阶段。

现在我们通过数字地球技术从太空遥望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它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青藏高原。此外,同样处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构成世界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它也记录着地球演变的历史和生命进化的过程。在卫星影像的呈现下,森林、草原、沙漠、戈壁,这些自然奇迹以全景方式一一呈现在人们眼前。

大家看世界越来越清楚的背后是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轨的民用遥感卫星达100多颗,商业遥感卫星在轨已超过80颗,从光学卫星到雷达卫星,从全色、多光谱到高光谱卫星,数据类型越来越丰富,获取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邵宗有:过去10年里面,以卫星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卫星的数量越来越多了,观测的频次越来越多。国家的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内的信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处理完了之后看起来就更加真实,更加漂亮,百姓看得懂。

(文章来源:央视网)

标签: 航天科技 北斗系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上一篇:

下一篇:

资讯播报